- 東埔村:
前言:
本村位於內門、內豐兩村的東方,隔二層行溪而相鄰,南隔龍潭溝與內南村相鄰。本村是在二層行溪東岸的一條狹窄台地平原,東隔東埔山與旗山鎮相鄰。因位於內門地區的東邊,故清時先民,即稱為東勢埔。台灣光復後行政區劃(民國三十九年)改為東埔村。全村面積43、640平方公里,轄分十鄰。人口男398人,女322人,合計717人。
轄內莊名源由及位置簡介:
金交椅:
位於內南村東北隅,北隔龍潭溝與東埔村相鄰,南隔石溝與更稠崙相對,其地形兩側是山嶺、中間為凹地,像是一把椅子,其日出山嶺似椅子靠手。凹下的像坐墊,故清時先民以其地形而稱為金交椅。
五甲二:
位於本村的中北方,與內豐村會社隔二層行溪對岸的平原,日據時代丈測土地時,本地一劉姓地主,有一筆土地的地積為五甲二分,因而稱為五甲二。
龍潭:
位於本村的東南方,龍潭溝的發源地,四周樹木茂密,山勢形如一條長龍,夾在龍潭兩邊的山嶺狀似龍爪環抱,因而稱為龍潭。
湖仔內:
位於龍潭北方,本村的中部,因兩邊都是山嶺,中間之凹谷,做似一個湖形,清先民即以其地形稱為湖仔內。
長林:
位於本村的西南方,東隔長林溝與龍潭毗連,西隔二層行溪與觀亭的蔗園頭相鄰,在清時本台地為一片茂密的樹林,中間有一條小徑通過這樹林,因而稱為長林。
※
本網站全部圖文及內容均屬「羅漢門文史尋根工作室」版權所有,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及連結 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