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金竹村:
前言:
本村是內門鄉最北的一村,東、北鄰杉林鄉,西鄰南化鄉,南隔溝坪溪鄰溝坪村,本村三面高山矗立連綿,縱谷難以百計,中間為一狹窄的丘陵谷地,村內有金瓜寮,及竹圍仔兩大部落,故民國三十九年行政區劃分時將二部落地名的首字連接為村名,定為金竹村。全村面積71、000平方公里,轄分十一鄰,人口男598人,女497人,合計1、095人。
轄內莊名原由及位置簡略如下:
竹圍仔:
位於本村的中南方,清時先民在此定居,將其住宅四周植竹為籬,以防野 獸及士匪強盜的侵襲,因而稱為竹圍仔。
金瓜寮:
位於本村的東北方,是內門鄉早期最北的一個部落,於清時有先民在其住屋 的旁邊種植金瓜,金瓜藤蔓延滿地,連整個屋頂都是,當金瓜結實時,整個屋都是金瓜,因而稱為金瓜寮。
百二坑:
位於本村北方,杉林鄉木梓山的南麓,其山谷縱列,其數難以百計,清時先民將凹谷稱為坑,因而將這些難以數計的四谷稱為百二坑。
田仔頂:
位於本村北方,杉林鄉木梓山的南麓,在山區有一片梯田,而梯田上方的山嶺上,有個部落,因此先民稱這個部落為田仔頂。是本鄉最高的一個部落。
大竹崙:
位於本村的西北方,杉林鄉本梓山的南麓。清初先民到此時,滿山都是竹林,其他又粗又大,而稱為大竹,大竹所生長的山 坡就稱為大竹崙。
頂公館:
位於本村的中間,在竹圍仔的北方,現在金竹國小的西北側的一小平地,清時在此設一公館,因而稱為頂公館。
狗屎坑:
位於本村的東南方,竹圍仔的東方,此地於清初時尚無人居住,因地處木梓山西麓的谷地,於谷口處經常有很多野狗在此相互追逐。於是滿地狗便,因而稱為狗屎坑。
※
本網站全部圖文及內容均屬「羅漢門文史尋根工作室」版權所有,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及連結 ※